作为一名资深的“央视迷”,记忆中自我上学开始,央视里的主持人倪萍、周涛、朱迅等等都成为了我人生的偶像。她们有国泰民安的脸,有闻过书香的鼻,有吟过诗词的嘴,有博古通今的智慧,有波澜不惊的心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诠释了我心中真正美人的模样。无意中发现朱迅写了本自传-《阿迅》,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朱迅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接地气的方式记录了她的成长经历,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日本打扫厕所的经历和她两次患病的历程。
生于1973年的她在17岁那年到日本留学,半工半读地赚钱。第一份工作是在东京的一栋18层高的大楼里打扫厕所,第一天就遭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她在打扫过程中不小心把水桶打翻,水洒在了过道上,恰巧这时进来了一位客人,朱迅怕她摔倒,就下意识地抱住了她的双腿,导致在客人的衣服上留下了脏手印。这位客人低头看了她一眼,说了一句“小可怜”,留下一个饭团后转身离去,这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她转身将手里的饭团冲进了身旁的马桶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但是为了继续在日本生活下去,朱迅只能选择隐忍,坚持了3个月后,她找到了一个在餐厅刷盘子的工作。在很多年里朱迅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由于过度劳累她患了血管癌,在腋下长了一个肿瘤,必须马上切除,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在一家地下诊所,一个人走上了手术台。手术结束后,伤口还没愈合她立马开始打工,在工作的时候还没愈合的伤口会再次裂开,尽管如此她依旧咬牙坚持,最终她顺利的完成了学业,成为了日本广播协会-《中国语讲座》的主持人,她用了6年时间将节目收视做到了第一,她也是唯一一个在日本有固定节目的中国籍主持人。但后来因为父母生病,朱迅选择回国发展,重新开始。为了适应新环境,摘掉“花瓶”的帽子,她下足了功夫,2007年正当事业有了转机、蒸蒸日上的时候,台里例行体检时,却又一次被查出了甲状腺癌,由于肿瘤接近声带,手术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伤及声带,作为一个靠说话为生的主持人,如果没了声带打击是致命的,好在手术顺利完成。手术醒后,她第一句话就是:“声带还在?”周围的人都在拼命地点头,她瞬间眼泪横飞。术后一个月,再次回到演播室,迎来主持事业的巅峰时刻,2009年,她回国的第10年,郎昆总导演通知她做好上春晚的准备,10年了,她终于登上了中国综艺的最高舞台!迄今为止她总共主持过7次春晚,还主持过央视元宵晚会、《正大综艺》、《奋斗吧 中华儿女》等十几台大型直播节目,她在舞台上游刃有余,颇受观众喜爱。
读完朱迅这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内心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自己工作的第一年,独立承担了编制成都某地铁项目设计概算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软件和定额都是第一次使用,总价几千万的项目让我这个职场小白心力交瘁。为了赶进度,每天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很晚,压力过大经常半夜惊醒,时常自我否定和怀疑,期间连续发烧仍然在加班,有好几次我真的特别想放弃。就是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阿迅》这本书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失眠的夜晚,我想自己从也是从高中时期的文科生,经过大学和研究生7年的努力学习拿到了“工学”硕士学位,研三全年参加了几十场招聘会才有幸进入到设计院工作,拥有这样好的平台和机会应该要珍惜,不能轻言放弃。后来随着对项目越来越熟悉,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对于算量、套价、调差、取费、汇总概算等任务渐渐得心应手,最后项目如期完成。年底看着自己亲手算的项目通车,内心深处也是百感交集,虽然为了完成任务长时间加班久坐造成了腰肌劳损,还去医院对腰部进行了多次治疗,但我仍然感激这段经历,我相信对于坚韧的、努力的、目标坚定的人,上天总会给予更多的好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认为朱迅的前半生就是对苏轼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她向我们展现了人要意志坚定,生活才有动力,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笑到最后。朱迅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我想封面上的那句话就足以概括了:“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她背后的故事,有看点,更有力量,给予我的启示是:女性可以长成玫瑰,也可以是寒梅,只要足够努力、有坚强的毅力,小草也可以迷人。而对工作、生活、家人满满的热爱则是坚毅与果敢之不尽动力,是智慧与美丽之不竭源泉。原来,美好的生活竟是如此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