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学先进·建新功】搭桥铺路筑通途​ | 集团公司2024年工匠(专家型工人)张远林

时间:2025/03/13 作者:乔小梅 来源: 点击量:

  张远林,现任二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一级施工员,桥隧工特级技师,自2006年5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铺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设备管理中心桥机班长、作业队长、综合作业队长以及工点负责人等职务。

  严守防线,筑牢架梁安全基石

  新成昆铁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北连成都铁路枢纽,南接昆明铁路枢纽,是我国西南地区出境至东盟国家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采用分段建设、分段开通的方式。其中,峨眉至冕宁段是全线最后贯通的区段,也是整个成昆铁路复线中,施工难度最大、里程最长的一段。该段正线约386公里,穿越大凉山、安宁河、则木河3条活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崩塌、泥石流、岩溶、高烈度地震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途经区域地貌多为高山峡谷,生态环境脆弱,间或伴随8级以上大风。中铁八局峨米段扩能站前工程1标(铺架标)项目部承担了区段内2594片T梁架设、421公里正线、29公里站线、199组道岔铺设,以及燕岗站既有线改造等施工任务。 期间,张远林担任铺架分部作业队长,主要负责峨冕段范店子特大桥、金口河车站大桥现场安全管理。“这两座大桥是峨冕段的重要控制工程,区段范围内地貌多为高山峡谷,间或伴随8级以上大风。架梁施工的时候,最高需登上58.2米的桥墩,就好比是在20层楼高的空中顶着狂风走钢丝。山区气候千变万化,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可能就是电闪雷鸣,突如其来的暴雨经常打乱施工安排。”张远林介绍到。 遇到暴雨、大风天气,确实没法施工时,张远林就组织桥机班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总结上一阶段的不足,不断的充电,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潜移默化地形成“安全生产大于天”的认识,有效地保证了架梁作业不出纰漏,不出事故。同时,每天施工前,他都会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班前安全培训,详细讲解当天施工的安全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现场安全交底明确、清晰,让参与当天作业的员工都清楚了解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在金口河车站大桥架梁作业过程中,张远林更是一丝不苟地把控每一个安全环节。他牵头成立了现场隐患排查组,每一次上工前、下工后,都要对架桥机起吊系统、行走系统、制动系统以及运梁车进行全面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2022年9月20日,新成昆铁路全线T梁架设完成,为成全线贯通打下了坚实基础。张远林说,这一刻才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些。

  创新攻坚,突破架梁施工瓶颈

  2023年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该区段全长20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包含桥梁33座,15公里以上长隧道5座,桥隧比例高达77%,线路最大坡度20‰,需架设T梁2025孔。2021年5月,张远林调至川青铁路铺架分部,参与到了青镇段T梁制运架任务中。 区段内,茂县站与镇江关站站台梁梁型(2201-I)极为特殊,梁高2.7米、宽2.3米,梁边挡渣墙高达46厘米,加之线下单位提前浇筑防落梁挡块,大大增加了T梁吊运和安装难度。面对这些难题,张远林没有丝毫退缩,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在对边梁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查与分析后,他提出了“一种高位移梁及高位落梁就位”方案,即采取支座放在垫石平面距防落梁挡块高度40厘米处,并搭设高45厘米、长5米的移梁轨道,将T梁放至移梁“小船”同步移梁,到达指定位置后,由4名操作手采用4个100吨液压千斤顶同时进行9次下降至垫石高度30厘米时,再安装支座,落梁完成后进入下个工序。整个过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从方案制定到完成作业,张远林始终坚守在现场,最终,圆满完成川青铁路青镇段站台梁架设任务,为后续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经验。 虽然,川青铁路青镇段正式开通运营,各项施工难题顺利解决,但张远林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创新施工方法。在兰张高铁兰武段铺架施工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加之自然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等不利因素,他带领团队克服了梁底新型减震钢榫安装等重点、难点施工。据张远林介绍“梁底空间狭小,仅能容纳一名工人作业,且重达100公斤的悬空钢榫棒无扶手,单人难以举起安装,我和同事经常反复模拟安装过程,不断地调整工法,在钢榫棒中心安装18#螺栓焊接工装吊件,操作工人能够协助提升钢榫棒至安装位并固定,从而顺利完成该项目全线钢榫安装,既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约机械设备费用2万余元。”

  携手共进,凝聚团队奋进力量

  2021年5月,根据设备管理中心分工,张远林要同时负责设备管理中心川青、新成昆、成自、兰张等4个铺架工点。他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团队人心,激发团队活力。在成宜高铁架梁施工期间,设备管理中心同时投入JQSD1000、JQ900A、DF900D、DJ180四台架梁设备,面对设备多、安全风险高、工期紧张的严峻挑战,他带领桥机班成员“走出去”,学习兄弟企业铺架施工先进经验,把桥机设备制造厂家“请进来”,面对面教授JQSD1000各类操作流程,利用“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载体,让团队成员当讲师,针对如何识别、排除设备故障等内容进行交流研讨,有效提升了桥机班全员整体业务能力。 近3年来,设备管理中心生产任务重,停机间歇少,给中心的安全管理带来考验。张远林带领团队,逐个工点开展设备巡检,对运行周期较长的JQ900A、DJ180设备重点倾向性数据进行采集、分型,形成专题报告,同时,还确保了相关软件报表、故障异常信息的详细汇总和及时有效、零失误的传达和发送,为新开工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技术资料,为设备管理中心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远林先后获评中国中铁“安全生产百日竞赛”先进个人、中国中铁“优秀团员”、中铁八局“技术标兵”、中铁八局2024年度工匠(专家型工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说,荣誉是整个团队的,他热爱铺架事业,更愿意为之付出心血,要和设备管理中心的全体员工一起,继续擦亮“铺架劲旅 铁肩担当”这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