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中十篇散文,读起来并不觉慷慨激昂,甚至能品出些悲哀,而这时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特点,则是有拔开“云雾”的奇效,让整本书都有了不同的光辉。
“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流传不少有关“孝”的故事,都流传甚广。《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便是: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小鲁迅在拿到书时也是高兴又沮丧。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做宾容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这一段谈其中故事便十分精彩。鲁迅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能写出儿童的天真想法,同时也能看出鲁迅先生现在对“愚孝”的讽刺。让人看到这儿难免忍俊不禁。这一段幽默风趣的文字也是十分真实,谁又没有一个能做人见人夸的大孝子 的想法呢?不得不说,鲁迅先生幽默的文字总能一次又一次让我深思。
转眼间,小鲁迅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不少幽默的语句。如“这故事就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这句慢慢读下来,也有淡淡的幽默。最后一句似是有些遗憾,希望能够见到美女蛇,这里细致入微,能看出孩童幼稚好笑的微妙想法,让我自然想到曾经“遇到”过的让我既害怕又好奇想见的鬼怪妖魔,不禁露出些好笑的神情,同时也能体会到成人的鲁迅先生,宁愿幼时的恐怖美女蛇叫自己,也不愿“陌生声者"频繁,从这儿也更加容易探出鲁迅先生的想象性格,还有的是与百草园告别的那一段,鲁迅先生抛出不少猜测,都是些曾干过的调皮事,有趣好玩儿极了。“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这里也是,幽默地自我调侃,让我也能想起些我曾干过的事。
在东京上课也有不少事儿。《藤野先生》开篇更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实在标致极了”这段文字真真是有意思,表面写得优美,而细细品味便是趣味无穷,生动形象地写出对清国留辫学生的不满,语言幽默又辛辣,每每说起鲁迅先生的幽默,都立马想到此处。还有便是画血管“图还是我画得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这里想法也是有趣,让人感到青年的心高气傲,但却对老师十分尊重,只敢在心中偷想着。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一段也是有些幽默的,《范爱农》全文都蒙着一层悲哀,前文中鲁迅范爱农一人针锋相对的好玩场景便是十分有亮点,从这里感受到鲁迅先生刚开始对范爱农的愤怒。
《朝花夕拾》中除了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鲁迅,更有着一个抗争冷峻现实的成年鲁迅。正是二者互相结合交融,才使得这本书能在浩瀚的书海中如一座灯塔,傲然矗立其中。
编辑:赵宏瑜